• FRONTLINE
  • FEATURE DOCUMENTARIES
    • The Chinese Mayor
    • Weaving
    • Playing with shadow
    • Invisible Shores
    • Fallen City
    • China Heavyweight
    • Last Train Home
  • INTERACTIVE SHOTS
  • VISIONS TO SHARE
    • Filmmaker's Journal
    • Critiques and Reviews
  • POWER YOUR STORY
  • ABOUT ZHAO QI




Hao Zhou's Journal on "The Chinese Mayor" / 周浩导演"大同"创作手记
中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发展,政府和民众是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多年来,我一直对这样的选题兴趣浓厚。

3年多前,当耿彦波市长同意我进入这个城市,进入他的工作时,我知道我的机会再次来临……

他在这座城市的所做所为,至今,仍然毁誉参半。

在我的影片中,我并不想为这位共产党官员或者对中国政府贴上一个什么既定的标签。我希望观影可以成为一个契机,可以让人们去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个以牺牲少数人当下利益而满足多数人未来利益的发展模式。

在大同,当我们看见文物、历史得到在中国其它地区不可想象的尊重时,我不得不感叹耿是一位有长久眼光的中共官员;可当一些个体的利益受到侵害,我们又会怒从心起中,“你凭什么可以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国家机器难道不是保护他的人民的吗?

 从没人怀疑,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国家将会在世人的眼皮底下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人类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府?也许你不喜欢这样的政府,可它确实在地球上存在着。

本片的中文名为“大同”,它是那座城市的名字,另一方面,它也是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人为我们描绘出的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社会会在地球上出现,还是它永远只是东方人的梦想?

I have always been curious to discover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a,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her civilians. 3 years ago, when Geng Yanbo, the Mayor of Datong, agrees to let me into his work and life, I know my chance is coming. 

What he did for the city is still disputable.

I don't want to put a pre-determined sticker on this Mr Geng 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 hope the film would give a chance for the audience to think what an administration we really need, and what’s the bala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s we are able observe in the film, that a development model to sacrifice NOW and the Individuals for the FUTURE and the collectives.

In Datong, when seeing the historical relics being protected, I really admire Mr. Geng as a communist official with long visions. However, when seeing individual property being demolished, I have rage to ask isn’t the price too high?  Is the mission of the State Machine to protect the people?

No one will doubt this giant country will become the largest economic power in the globe. You may not like her way of governance, but it does have reasons to exist on earth. 

The Chinese title for the film is called “Datong”, it is the name of the city, it also refers to an ultimate harmonious world depict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over 2000 years ago. Will such a country be appearing on earth? Or only in the oriental dream? 

Qi Zhao on creation of Fallen City / 赵琦导演对《殇城》的阐述

《殇城》跟随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们,展开了一段寻找希望,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旅程。本影片的主人公分别来自三个遭受地震严重打击的家庭。通过他们,寻求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如何从零开始,重新建立起他们的生活。一个慈祥的父亲,一位离婚的大姐,和一个叛逆的小男孩,他们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人。他们身处这个由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变的巨大变革的年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殇城》采用纪实跟随性拍摄与客观观察的方法相结合,用了三年时间,讲述了一个真实,震撼又富有诗意的故事。

在四川地震中,北川老县城被彻底摧毁,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人。与遇难者一同逝去的,还有旧的记忆,老的价值观,和传统的生活。崭新的新县城拔地而起,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茫然与不确定。

彭大哥失去了11岁的女儿。他的妻子选择暂时离开这个伤心地以便减轻痛苦。彭大哥和他的岳父一起住在县城边的山上务农,从这儿能够鸟瞰老县城的遗址。他的女儿被埋在了学校的废墟中。彭大哥经常冒险来到废墟中央,给女儿烧纸钱,还在这儿给女儿搭了个简易的墓碑。很多有类似遭遇的夫妇在震后不久都纷纷再次酝酿生命,延续家族血脉。彭大哥的妻子回来后,亲戚朋友也都劝他们再生个一儿半女。但是彭不同意。他觉得这样是对死去女儿的背叛。他们夫妇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生活的美好。两人相互支持,恩爱有加。两年后,彭大哥考取了驾照,他的妻子也在新县城的幼儿园找到了工作。新县城漂亮的新房子有他们的名额,但是需要一大笔购房款。这成了他们的大难题。他们必须得决定是不是得要离开故乡,去遥远的上海打工挣钱。最终,为了房子,夫妻再次离开。

地震前就已经离婚的李大姐在地震中损失惨重。她的女儿,孙女和四个姊妹纷纷离她而去。震后出现了重组家庭的大潮,虽然感到无比孤单,但是她已经55岁了,很难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了家庭,便没有了最基本的幸福要素。陪伴她的,只剩下80岁的老母亲。但是母亲也疾病缠身,不仅无法自如行动,更重要的是她患有老年痴呆,慢慢认不得李大姐了。她们住在简易的板房里,一切都与过去不同。老母亲已经成为她与过去生活的唯一联系,也成为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在板房社区中,李大姐成为社区主任,忙着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剩下时间里的唯一重心就是照顾母亲。

两年后,她的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新县城房屋分配过程中,李大姐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权利,为自己多弄了三套房子。但是随即被举报,并被抓进监狱。亲戚邻居们都被震惊了。他们都想不通,经历了这么大的灾难活下来的人,应该很珍惜现有的一切才对,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着实犯不上。她以前说过,要好好地将母亲照顾到最后,可是现如今自己却身陷囹圄。从地震后的一路艰辛一直到囚禁监牢,李大姐的历程展现了发人深省的人性之矛盾:伟大,爱,奉献,渺小,贪婪等等特性并存于每一个人之中。

12岁的洪世豪经常在学校门口等他爸爸来接他放学回家。但是地震之后,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时。洪在北川中学就读。这所学校名噪一时,因为超过半数学生都被埋在废墟里,没能逃出来。爸爸死后,洪的妈妈不久之后找到一个鳏夫,两人结婚了。洪能够理解妈妈的再婚,但是却很难真正从情感上接受。像很多中国家长一样,洪的妈妈所有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认真读书,考大学,找好工作。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洪在妈妈面前越来越沉默寡言,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渐渐地成了“好好读书”“认真学习”等单方面训话。他住校,极少回家,周末也经常流连于网吧。

最终,他中考失利,没能考上高中,只得进了离家百里之外的绵阳城里的技校。在觥筹交错的饭桌上,洪世豪跟同伴们围着火锅喝酒抽烟。虽然他的妈妈准备搬到新县城的新家,但是他对这个平地而起的城市没有任何感情。他曾在爸爸的遗像前说过“没有人能理解我。” 他准备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找寻自己的梦想。经过技校的培训之后,他在电视机生产流水线上成为了一名装配工人。随着自己在外面独自闯荡,渐渐长大,洪也开始慢慢理解家庭的意义。新房子装修好了,妈妈给洪世豪打电话,让他有空回家看看。洪却踏上了老县城的土地。

主人公开始他们新的旅途,摄影机跟随他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手持镜头会进入一些狭窄的私人空间,比如洪世豪杂乱逼仄的宿舍,捕捉很多代表性的,能反应人物内心的细节。观众作为直接见证者,能够与主人公建立起很强的情感联系。与此同时,在情感宣泄的时刻,镜头又退出到可以观察的距离,缓慢又稳重,让场景自己发展,并赋予影片一种诗意的情感。

人物独白提供信息,连接场景,并带领观众进入人物内心。影片主人公与大多数地震幸存者一样,重新回述这场灾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解脱。他们在渐渐释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能够逐渐开始走向新的生活。在主人公讲述过程中,摄影机一直保持拍摄状态,而且极少有提问打断他们的思绪。在沉静的环境下,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变成了各自故事的解说。除此之外,随着人物故事的发展,他们的生活场景对话,偶尔闪回的家庭录像以及远距离的客观镜头将故事进一步完整化。

春节,清明节,周年纪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北川老县城不断地在变。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被铁丝网包围的城市。泥石流覆盖了老县城大片区域,上面生长的植物绿了又黄,废墟上修起了水渠。地震遗址博物馆正在废墟上修建,附近出现了许多出售地震光盘和旅游纪念品的摊贩。2011年春节,北川新县城举行了开城仪式。烟花,晚会迎来了大批的新住户。漂亮整洁的街道和小区很受居民们喜欢,但是在激动过后,对过去的“家”的怀念逐渐涌上心头。

通过三个人和两座城的故事,《殇城》剖析了重建世界的每一个层面,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以至整个国家。对于彭,李和洪来说,他们代表了现代中国的各个年龄层的群体,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从零开始,重建个人的世界。中国如今处于转型的剧痛时期,财富在不断增长,信仰却不断失落,当一个国家仅仅追寻高速发展时,她人民却被远远落在后面。大家都在努力追求获得新的幸福,但衡量这种幸福的却往往只有一个指标,人们经历生死,最后却依然倒在了它的面前。于此点而言,《殇城》跨越了国界,描绘整个人类在一个迅速物质化的世界中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本片最终目的在于启发今天整个人类对于社会意识的讨论以及永恒不变的内心灵魂的呼喊。

Copyright © ZHAOQI FILMS. All rights reserved.